當前欄目:首頁 > 學習園地 > 文韜武略 > 正文
學習園地
  • 【中共隱秘戰(zhàn)線功臣】江陰要塞起義負責人唐秉琳兄弟和吳廣文簡介
  • 時間:2022-09-15 22:16:29        編輯:陳心正        點擊量:4999次
  • 唐秉琳(1911年~1999年),江蘇鹽城上岡人(今屬建湖縣),生于1911年11月3日(一說1914年10月),鹽城中學畢業(yè),后畢業(yè)于黃埔軍校10期,其兄名唐君照,弟名唐秉煜;抗戰(zhàn)勝利后,鹽阜地委組織部部長唐君照教育幫助他的兩個在國民黨軍隊任職的弟弟唐秉琳、唐秉煜,要他們留在國民黨軍隊內,伺機打入江陰炮臺,為黨做工作;1947年下半年,唐秉琳通過關系,到江陰要塞任上校參謀主任;11月,華中工委將江陰要塞作為策反工作重點,批準了唐秉琳、唐秉煜及吳廣文等人入黨;華中工委要求他們“絕對保密,取得信任,掌握兵權,大抓實力,利用敵人的招牌掩護自己,設法架空要塞司令,等待時機”;1949年4月21日,渡江戰(zhàn)役開始后,他率領官兵在江陰要塞炮臺起義成功;建國后在南京軍事學院工作,被授予上校軍銜(1964年)。

    1933年11月,入黃埔軍校第十期炮科。1936年12月畢業(yè),分配至炮兵4團任排長?!鞍恕ひ蝗比哲娺M攻上海參加淞滬保衛(wèi)戰(zhàn)及其后的南京保衛(wèi)戰(zhàn)。南京淪陷后輾轉至徐州五戰(zhàn)區(qū),參加臺兒莊大會戰(zhàn)。1938年至1940年,先后參加武漢保衛(wèi)戰(zhàn)和長沙會戰(zhàn),升任營長。1941年11月,升任炮8團副團長。1943年,調入國民黨軍司令部任特種兵股長。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任國防部第三廳二處特種兵中校作戰(zhàn)股股長、要塞科科長。1946年5月,調江陰要塞,歷任參謀主任、守備總隊隊長、炮臺總臺臺長等職。1947年10月,由華中工委批準,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要塞開展地下工作。

    1949年4月,遵照黨的指示率領官兵舉行要塞起義,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立了大功,受到粟裕司令員的高度贊揚。此后,先后任江陰要塞炮兵團團長、華東海軍司令部軍訓處陸訓科科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海軍系教員、海軍學院岸防教研室副主任,軍事學術部研究員等職。

    1955年授予中校軍銜,1964年晉升上校,1982年離休(副軍職);1999年5月13日病逝,享年85歲。

    ………………………………………………………………………………………………………………………………………………


    唐秉煜(1921年—2005年),字君耀,江蘇省建湖縣草堰口鎮(zhèn)人,1921年2月生,中共黨員。1949年4月,解放戰(zhàn)爭渡江戰(zhàn)役期間,參與組織江陰要塞起義,迎接大軍順利渡江;此后,任解放軍第三野戰(zhàn)軍特種工兵3團參謀長、華東軍區(qū)工兵11團參謀長等職。

    1927年在家鄉(xiāng)讀小學,1932年考入鹽城縣亭湖中學,1935年到泰州時美高中補習2年;“七七”事變爆發(fā)后,參加上岡地下黨組織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2月,經二哥唐君照介紹,到河南省確山縣竹溝鎮(zhèn)新四軍培訓班學習;是年6月,受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派遣,進入國民黨軍隊;10月,考入黃埔軍校16期工兵科,畢業(yè)后擔任工兵24團上尉連長。

    抗戰(zhàn)勝利后,在國民黨國防部作戰(zhàn)廳任作戰(zhàn)參謀,為中共搜集許多絕密軍事情報,1948年6月,調任江陰要塞工兵營營長,積極配合唐秉琳、吳廣文等地下黨員開展策反工作。

    1949年4月,渡江戰(zhàn)役期間,參與組織江陰要塞起義,迎接大軍順利渡江;此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zhàn)軍特種工兵3團參謀長、華東軍區(qū)工兵11團參謀長。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南京軍區(qū)國防工程指揮部計劃科長兼沿海島嶼工區(qū)副主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工程戰(zhàn)術教授會副主任、軍委工程兵司令部學術戰(zhàn)術研究室主任、處長,總參軍事學術研究員、工程兵部軍事學術研究員等職,參與編寫軍事條令教案,發(fā)表《論現代軍事偽裝和發(fā)展運用》等多篇學術論文,為工程兵部隊建設和國防工程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2005年6月16日病逝,享年85歲。


    ………………………………………………………………………………………………………………………………



    吳廣文(1906~1966),字旨斌,建湖縣草堰口人,創(chuàng)立特殊功勛的建湖軍人。


    民國16年(1927),以“青年協進社”名義,多次進入鹽城軍閥部隊駐地散發(fā)傳單、張貼標語,并在大岡組織進步青年歡迎北伐軍。次年春,在鹽城從事我黨地下活動的薛農山(今建湖縣高作鎮(zhèn)人,鹽阜地區(qū)早期中共黨員之一,1930年因參加托派組織被開除出黨)和仇一民等,通過國民革命軍第9軍江北收兵處主任薛杰三(薛農山之父)的關系,在阜寧縣東溝一帶收編隊伍,由于內部劉伯榮告密,遭阜寧警備隊熊養(yǎng)和部包圍,仇一民犧牲,吳廣文僥幸逃脫,但與中共地下組織失去聯系。是年夏天,吳廣文考入國民黨南京水陸公安教導團,與進步同學組織“俠虎社”。

    民國18年(1929)11月,國民黨鹽城縣黨部開始清黨,逮捕了徐少南等4人,并認定他們既是國民黨改組派,又是共產黨員,江蘇省民政廳下令就地槍決。吳廣文雖已經與組織失去聯系,但得知這一消息后,說服父親吳兆山(時在鹽城警察大隊任中隊長)組織營救。12月24日,吳兆山率人扣押國民黨縣長、縣黨部書記長、保安隊長等人,放走被捕的4人,吳廣文與父親逃入上海租界。次年春,吳廣文從上海至南京考入中央軍官學校第8期,畢業(yè)時代表該期畢業(yè)生向校長蔣介石敬獻銅鐘,并刻上吳廣文的名字(此鐘存放于南京軍事學院),他也留在軍校工兵科任教,并任第10期第1總隊的區(qū)隊長,后升任練習團副團長、團長。

    抗戰(zhàn)爆發(fā)后,軍校西遷成都,在經過漢口時,吳廣文與八路軍留守處第1戰(zhàn)地服務團取得聯系,找到同鄉(xiāng)人陳宗澤、姨兄唐君照,得到組織指令繼續(xù)留在軍校,待機而發(fā)。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在國民政府國防部任職,不久通過中共組織聯絡活動,到江陰要塞任上校守備總隊長。1947年冬,經中共華中工委批準為中共特別黨員。后與姨表兄唐秉琳(江陰要塞炮臺上??偱_長)、唐秉煜(江陰要塞工兵營少校營長)等,共同參與策反工作,由吳廣文總負責。1949年年初,吳廣文因有與共產黨活動有關的嫌疑而被監(jiān)禁,后由唐秉琳等人保釋,不久潛離炮臺。大軍渡江前夜吳廣文回到炮臺,4月21日凌晨,江陰要塞起義成功,起義部隊生擒要塞少將司令戴戎光,讓出江防正面。人民解放軍渡江部隊在沒有炮火威脅下,順利從長山北麓登陸。

    渡江勝利后,國家授予吳廣文三級解放勛章1枚,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zhàn)軍特種兵縱隊司令部工兵室主任、第7兵團訓練團長、第9兵團司令部工兵室副主任等職。

    1950年10月,吳廣文首批赴朝參戰(zhàn),任中朝工兵團團長。在上甘嶺戰(zhàn)斗中,開山鑿道,發(fā)揮坑道戰(zhàn)的威力,將槍群機堡、戰(zhàn)車巨炮、進擊掩退溶貫一體,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在元山附近一個山溝里,吳廣文指揮戰(zhàn)士挖道、架橋時,遭美機轟炸,跟隨其多年的警衛(wèi)員胡玉祥壯烈犧牲。因戰(zhàn)功卓著,吳廣文獲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頒發(fā)的二級獨立勛章、三級國際勛章各1枚。

    回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步校教授會主任,享受師級待遇。1959年,調任南京工程兵學院訓練部部長。1962年,患肝腹水住院治療。1966年12月30日(一說為31日),因病于南京逝世。


  • 上一篇:【國共和談貢獻者之一】劉斐將軍簡介
  • 下一篇:出賣恩師的國民黨草包司令湯恩伯去了臺灣就很快死亡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