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申府這個名字如今已經(jīng)被淡忘了,因為在中共歷史上,他的名字只是曇花一現(xiàn),不過這一瞬間的綻放猶如驚雷,在民國時期炸響,各路人馬幾乎沒人不認識張申府,因為他是清華大學的教授,也是最早接受羅素的人,更為重要的是,他是中共早期共產(chǎn)主義的創(chuàng)建者,和李大釗、陳獨秀相提并論。
此人的地位很高,威望也很大, 介紹過朱德入黨,昔日也曾是毛主席的頂頭上司,就連孫中山都很器重張申府,讓他負責建設(shè)黃埔軍校的政治體系,當軍校的政治部副主任,他是當時中共在黃埔軍校的最高任職,黃埔一期的眾多優(yōu)秀學子都是他的學生,比如說蔣先云、賀衷寒等人。
當時的政治部主任是戴季陶,只要戴季陶不在軍校,所有的政治部事情都由張申府負責,讓他當代主任,對于軍校而言,政治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影響黃埔學生畢業(yè)后去共產(chǎn)黨還是國民黨,由此可見,我黨第一批軍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和張申府有關(guān)。
只不過沒多久,張申府覺得難以和蔣介石共事,便主動提出辭去政治部副主任一職,但是在離去之前,他力薦了周恩來去黃埔軍校當政治部主任,張申府覺得自己寧折不彎,但周恩來不一樣,他是彎而不折,能和蔣介石和平共處,借此來培養(yǎng)中共軍事人才。
的確,張申府有識人之明,周恩來入軍校當政治部主任,和所有高層關(guān)系都很融洽,對所有學員都有莫大影響力,黃埔軍校很多優(yōu)秀學子都在周恩來的影響之下加入了共產(chǎn)黨,成了紅軍的骨干將領(lǐng)。
為何張申府如今被淡忘了?因為他在四大后負氣退了黨。
那是在1925年的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在討論黨的綱領(lǐng)上,張申府和蔡和森、張?zhí)椎热税l(fā)生了爭執(zh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還是蔡和森等人勝出一籌,張申府因此退了黨,離開了政圈,開始在學術(shù)圈深造。
的確,張申府無論在哪個圈子都如同冉冉明星,清華大學聘請他當哲學系教授,還發(fā)現(xiàn)了錢鐘書這樣一個人才,多年后,錢鐘書成了全國乃至于世界聞名的學者,而他的伯樂則是張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