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學習園地 > 帝王將相 > 正文
學習園地
  • 明代賢臣夏言正直敢諫、竟敢把刀架到皇親國戚的頭上
  • 時間:2019-09-11 16:23:52        編輯:xinzheng_b        點擊量:3880次
  •        大明嘉靖一朝是最為有趣的,不僅名臣輩出,小人更是多到數(shù)不勝數(shù),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嘉靖皇帝上臺并非正統(tǒng)繼位,是首輔楊廷和選出來的,由于正德帝朱厚照的生育問題,朱厚熜才有機會做皇帝。
                       
                                                                               夏言
           皇帝也不是那么好當?shù)?,在嘉靖剛繼位后,大臣們就要求他換個爹,把原來的爹換成孝宗皇帝。這多少有違人倫,當個皇帝把爹當沒了,這難道就是皇帝的義務?作為明代最聰明的皇帝,嘉靖當然不干,于是乎他找來張璁、桂萼等一概幫手,開始了長達三年的“大禮儀之爭”。
           張璁借此機會成為朝廷大員,內閣首輔,位高權重,拉幫結派排除異己這都是常事,不過也沒有什么不對,官場如戰(zhàn)場,擁有權力才能做事。張璁幫助嘉靖穩(wěn)定了帝位,爭回了父親的名譽,可謂居功至偉。時間猶白駒過隙,張璁也逐漸受到冷落,年齡大了,嘉靖也就讓他退休回家了。
                                   
                                                                            嘉靖皇帝
           其實嘉靖是為了張璁好,張璁雖然貴為一朝首輔,但權謀水準稍差,一個不留神就可能落得身敗名裂,令其退休也算對張璁的保護。嘉靖早已找到了新的繼任者,那就是夏言,史料記載“夏言,字公謹,貴溪人。父鼎,臨清知州。言舉正德十二年進士,授行人,擢兵科給事中。性警敏,善屬文。”
           夏言是正德十二年的進士,名次不算高,而夏言的優(yōu)勢是聰明機敏、文章寫得好、口才一級棒。后來夏言的青詞也是非常厲害,得到了嘉靖的恩寵。夏言成為名臣的主要原因在于他直言敢諫,一心為國為民,嘉靖一朝的名臣基本上都沒有什么好結果。隨波逐流最容易,而逆流而上很危險。
           
                                                                               張璁
           兵科給事中是言官,主要負責的是監(jiān)督官員的不法行為,此類官員一般都不招人待見,但朝廷必須要有這些人來監(jiān)督,以正朝綱。嘉靖初年,夏言和御史樊繼祖等人出差,看到很多百姓的土地被霸占,農民沒有飯吃,而霸占土地的人正是建昌侯張延齡。
           到了明中期,官僚侵吞土地的事頻有發(fā)生,官僚、地主、皇族、軍官等高位者,仗著權勢侵占百姓土地,百姓沒有了土地,那么造反就隨時可能發(fā)生。明代有爵位的人不多,除了開國那幾個功臣,之后基本上都是皇親國戚,他們才是真正大明的既得利益者,無人敢對他們指手畫腳。
                
                                                                             夏言像
           偏偏夏言就是那個吃螃蟹的人,他看到百姓的慘狀,一紙奏疏告到了皇帝面前。嘉靖帝當然也知道這回事,但他對此不聞不問,把奏疏壓了下來。要是個普通官員,見到此等情形,就應該知道他管了不該管的事,而夏言偏偏不信邪,一連上疏7次,就是要彈劾張延齡。
           夏言文章寫得好,句句在理,字字珠心,隨后不厭其煩的嘉靖就真的照做了,把張延齡侵占的土地歸還給了百姓。此舉被后人稱道,夏言乃國之棟梁。
           明代不同于宋朝,官員的一個小錯誤都可能抄家滅門,何況夏言彈劾的是皇家外戚,他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的,一個不留神,身敗名裂是小,性命都可能不保,可見夏言不愧于一代明相。
           參考資料:《明史·列傳第八十四》
  • 上一篇:中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狀元--傅善祥
  • 下一篇:明代抗倭英雄王崇古——北境守護,并開啟對外貿易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