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shù)業(yè)有專攻,事事有技巧,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段如何調(diào)動孩子積極性的辦法。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前,窮人家的孩子能夠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刻苦讀書,但是現(xiàn)在的生活水平穩(wěn)步提高,能夠主動努力學習的孩子可以說是越來越少了。
基本上都是在家長的催促下,往前奔跑,但是要問他“為了什么奔跑”,相信沒有幾個孩子能說出來,即使能說出來也都是很模糊的"為了考上好大學"、“為了夢想”等答案。
父母不催,孩子就不主動學習?用這3個技巧,孩子越來越主動。
孩子像是需要上發(fā)條的玩具,只有家長上了發(fā)條才肯動一動,否則就不慌不忙的停在那。
關(guān)于家長輔導(dǎo)孩子作業(yè)走紅的視頻都每年層出不窮,無一例外都是家長氣的火冒三丈,孩子則一臉無辜。
想讓孩子好好學習,用“逼迫”的方式,無疑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讓家長不用“逼迫”孩子,就能喚醒孩子的自驅(qū)力呢?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博士后學霸的學習經(jīng)歷,讓家長知道究竟該如何喚醒孩子學習的自驅(qū)力?
從“要我學”到“我要學”
這位博士后學霸說自己學習會有質(zhì)的飛躍,其實主要是有一個心態(tài)上的轉(zhuǎn)變,就是從之前的“家長讓我學”到現(xiàn)在的“我想要學”。
那之所以會讓這個博士后學霸心態(tài)上有這樣的轉(zhuǎn)變,其實和他的爸爸教育方式有關(guān)。
學霸說,他的爸爸其實很少管他的學習,但是卻非常愿意和他探討人生。而且到了假期的時候,就會帶著他和妹妹一起去他的磚廠,不是去玩兒,而是體驗這些零工工人的生活。
因為那么時候他和妹妹年紀都很小,所以也做不了什么太重的工作,所以只能撿撿石頭,一天下來,能掙5-8塊錢。
爸爸問他們,累不累?他和妹妹都異口同聲的回答說:累!
然后他的爸爸就對他至今都很受用的一句話:
如果你們小學畢業(yè),就可以做這些體力工作;如果你們是初中畢業(yè),就可以學一些機械操作,是磚廠的技工;如果你是高中畢業(yè),你就可以做磚廠的機修工作;如果你是大學畢業(yè),就可以做一些房屋設(shè)計工作;
但是如果你是碩博,就可能發(fā)明創(chuàng)造一些世上還沒有的東西。
讓孩子有目標知道自己為了什么讀書,這其實不應(yīng)該是孩子在高中填志愿的時候才思考的問題,而是從小就有的一個目標。
目標有了,那么就要考慮孩子在學習當中切實遇到的問題了。
如何才能讓孩子長久的的堅持這個目標呢?
一、點燃孩子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有目標不代表能讀某一學科突然就感興趣了。想要孩子真的學習成績能夠提升,那么除了給孩子奮斗的目標之外,還要讓孩子切實的感受到學習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并且這個興趣的培養(yǎng)越早越容易成功。尤其是低年級孩子的學業(yè)知識含量還沒有高年級那么多,正是培養(yǎng)孩子自信的好時機。
點燃孩子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家長可以用心理學上稱為“陽性強化”的一個行為。
通俗一點說,就是及時鼓勵孩子哪怕只有一點小小的成功,這也是會讓孩子產(chǎn)生良好的自我感覺,從而樹立學習信心,激發(fā)學習的熱情。同時繼續(xù)學習并爭取獲得更大的成功的一種動力。
這樣就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huán)。
父母不催,孩子就不主動學習?用這3個技巧,孩子越來越主動
二、培養(yǎng)孩子自律好習慣
一個孩子之所以會成功,自律絕對是最重要的幾項能力之一。
一個不自律的孩子總是在想辦法拖延,半個小時之后再寫吧!寫了這么久,先玩一會兒吧!
而自律的孩子則會想,到時間了,我應(yīng)該及時把這件事情完成。
但是想讓小孩子自己就能擁有獨立意識,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小孩子的本性就貪玩兒的。一定是要家長從小去培養(yǎng)孩子這個意識,家長有兩個方法。
1.制定規(guī)則
孩子自己能做的,家長不要幫忙。事先約法并且事后毫不妥協(xié)。幾次下來之后,孩子就會知道這個規(guī)則是一定會遵守的,那么不想有懲罰,那么就要遵守規(guī)則。
當然規(guī)則的制定一定是要合理的,是孩子可以做到的。
2.培養(yǎng)孩子專注能力
專注力是自律的核心。
有多少孩子都是學著學著就溜號了,這樣的孩子既是能夠到時間了就乖乖放下手機、放下游戲去完成作業(yè),也不過是“偽自律”罷了。
其實并不能專注其中,所以家長一定要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家長最基本要做到的一點就是在孩子專注一件事情當中的時候不要去打擾他,例如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孩子剛寫錯,家長就趕緊問孩子“是這樣寫的嗎?”
這樣只會讓孩子感覺到恐懼而不能專注學習當中。
三、良好的家庭氛圍
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優(yōu)秀的孩子,他們的家庭都會有這樣一個特征,就是非常重視家庭環(huán)境對于學習的影響。
他們的家長很少會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看電視或者是很大聲的交談;并且如果有工作的話,也會將自己的工作時間和孩子的學習時間安排在一起。
看到家長在認真工作,那么孩子受到影響,自然也會很認真的學習。
當然,想要孩子養(yǎng)成學習好習慣,那么課外書籍的選擇也很重要,尤其是世界名人童年故事,小學生成長勵志課外閱讀,專門為4-9歲孩子量身打造的成長勵志書籍,等等。